愛河邊的鳳凰花開
五月對高雄而言,是個被紅黃色點綴的城市
黃色的阿勃勒和鮮紅的鳳凰花充滿城市的各角落,每年這時期總是會挑幾個點拍一下
不過今年大概就趁出門時偶爾小繞一下去拍,就沒特別專跑某個點
所以景點拍得很零散,時間大概都集中在五月中上旬,就大概隨意分享一下
首先是五月初在岡山橋頭拍的一些照片
這張是位於捷運南岡山站(近期已改成岡山高醫站)附近的大花紫薇,一旁就是和春護理之家,就剛好路過看到拍一下
大花紫薇近拍
大花紫薇是生長於熱帶落葉喬木,很適合高雄的氣候
市區很多地方都看得見蹤影,這片算是比較少,花期跟阿勃勒算是有重疊
接著繞去岡山河堤公園
阿勃勒正準備盛開
今年的阿勃勒感覺有特別早開一些些的樣子,五月初已經不少地方開花了
不過還不是最滿開狀態,末梢還掛著不少未開花的綠苞
阿勃勒近拍
有點像葡萄一樣一串串掛在樹上開花,目前在高雄市區也算是隨處可見了
接著繼續往南來到橋頭新市鎮
這裡面有幾條道路也是開滿著花,尤其比較偏新市鎮南側的蹤跡更多
雖然還不到最滿開時期,但是地上也不少花朵已落
地上鋪了一層黃金地毯
等到真正盛開花落時,地面上的黃金毯應該更漂亮
不過隨著橋頭房市開始火熱,這邊有些地也圍起鐵皮感覺要準備蓋樓了
向上面這張原本旁邊是沒有鐵皮的,可以感覺隨著時間推進週遭景物也是跟著在變化中
想拍無人或者旁邊都是綠地的情景,可能要趁這幾年來拍了
今年阿勃勒拍得不多,畢竟往年太常去拍也分享過不少篇
這次五月中有挑個好天氣來拍一下鳳凰花,這也是這季節盛開的主角
今年主要選擇愛河邊來拍鳳凰花
整條愛河中下游的河邊不少鳳凰花開,這裡是位於中都濕地對面
一旁有些著名餐廳像是老新台菜,只是有看到兩三株開得不錯停留一下
中都濕地
中都濕地剛開放時有進去散步一下,已經很久沒進來了
這次時間關係只是為了拍一下同盟路旁的鳳凰花就沒進去了,而且這裡也不是這次拍照的主要地點
繼續往愛河下游前進,來到了河西路
河西路旁的鳳凰花
這裡位在建國三路和七賢二路中間的河西路旁,有數棵花況不錯的鳳凰木
午後坐在這邊也是個很浪漫的環境
靠近建國三路側
這邊有數棵更高大,雖然不是連成一整片,但是綠樹中夾雜幾株盛開的鳳凰木也很醒目
在這邊拍了幾張
背景是一度謠傳要關店的家樂福愛河店
角度挑得好,拍起來蠻好看且茂密,午後的陽光看起來光線更加溫暖
來賞花的人不多,不過還是陸陸續續有路人或者專業攝影師過來拍照
在這邊待了十分鐘後,繼續前往下一個附近點
下一站位於河東路和中正四路交叉口處
這裡有一棵鳳凰木特別高大
旁邊有個無障礙橋可以拍全貌
這個點算是不少人會來拍網美照的點,當沒就有看到人在擺拍,一旁不少元素都算好拍
從中正橋上拍過去
整個愛河沿岸都可以看到點點紅花
其餘照片
沿著河岸賞花散步,蠻愜意的
繼續往前靠近五福路的河東路側
這邊可以拍到跟海音中心同框畫面
白與紅的組合
隔天來到左營舊城的城峰路上
這裡有一整排的舊城牆和幾棵滿開的鳳凰花
城牆配紅花也是個不錯的看點
這棵開得很不錯
不少路人經過都會停留拍一下
這天雲層比較多,陽光時有時無,拍起來就沒昨天在愛河這麼鮮豔的感覺
不過還是盡量把握有陽光出現的時刻
既然來到舊城牆這邊順便就進來走走
這城門是東門,也稱為鳳儀門
近年高雄市政府推動「見城計畫」,把左營舊城復舊重現舊城景觀並且對週遭設施做一些改善
城牆內部
裡面有個大片草皮和周圍許多高聳的樹
城牆高度不高
可以走上來散步還不錯,目前的石牆是1826年從土牆改為石牆,也近兩百年的歷史了
只是改成石牆後也一直沒有正式把鳳山縣縣治遷回這裡
天空開始也慢慢變陰了,原本想找有沒有其它可拍的鳳凰花就先作罷
今年可能就先這樣,明年再看看有沒有新的點可以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