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太平山上的山毛櫸
日期:2020.11.01
這天感謝老天爺給個好天氣,藍天在秋天的太平山中是非常少見的,東北季風關係容易在此區起霧下雨
剛好住宿這天是好天氣,不枉費我三點半從羅東出發,快六點抵達翠峰湖看到美麗日出
然後接下來就是這趟行程的重頭戲去走山毛櫸步道
山毛櫸步道全程3.8公里,來回時間約三小時,太平山是台灣山毛櫸分布面積最大的地方
山毛櫸是冰河時期孑遺的珍貴植物,分布在海拔約1600~1800公尺,生長不易極為珍貴
四季各有不同的風情特色,以每年秋季十月下旬到十一月的金碧輝煌景色最為吸引遊客去觀賞
可以看一下官網的介紹
https://tps.forest.gov.tw/TPSWeb/wSite/ct?xItem=2974&ctNode=289
要挑戰這條步道兩個大魔王第一個就是步道比較泥濘,需要穿雨鞋或者防水登山鞋較合適
如果雨天行走的話更為危險,四處濕滑容易滑倒
第二個就是步道後半段要經過陡降一百多公尺的階梯,偏偏最美的風景就在步道後半段
想看美景勢必要通過這些考驗,這兩天天氣很好,第一個魔王泥濘狀況應該好很多
一早不到七點停車場已經快滿了
遇到假日加上好天氣,前一天七點半就啟動翠峰景觀道路的總量管制(限量150台,採一進一出)
看太平山的FB說是刷新了紀錄,沿路有人聊天談論兩三點就啟程從桃園台北開車過來
某處靠近步道停車場旁的視野
陽光和晨霧在山林間構築朦朧晨間景色
山毛櫸步道入口
不少人會在這邊拍照
這裡有步道的景點介紹
山毛櫸要在後段才會出現,前段2.5公里以一般森林為主
因為是以昔日運材軌道所而行,所以尚為平緩,後段則是比較多陡梯需要有些體力
0K開始走
這天差不多早上七點左右開始走這條步道
山毛櫸的四季風光
這天較為泥濘的狀況為這樣
經過兩天的好天氣這狀況算是好很多,後面雖然有更濕滑的路段但有防護措施可以稍微避過
山景
可以看到右上角的翠峰山屋
放大看一下
山屋旁有一些變色樹種增添不少秋天味道
地質千層派
由頁岩所構成,看起來真得像千層派蛋糕
昔日伐木工人的工寮
敘說著大元山的林業開發史,在靠近大元山還有已廢棄的大元國小遺跡
當天步道狀況
一些較容易泥濘的區段都會放上砂石袋,或者圓鐵蓋墊高讓遊客方便行走
圓鐵蓋的圖案也蠻特別的,應該是山毛櫸的象徵,當日下午在鐵杉林步道也有類似圓蓋但是圖案不同
也有這種步道
處處可以感受到園方在改善步道的泥濘路況盡了非常大的心力
而且盡量以最小影響生態的方式來改善步道狀況,這點不得不稱讚園方非常用心
雖然有不少改善措施,雨天行走時候還是要非常小心
沿途有些苔蘚植物也很漂亮
這些樹底的植物也很值得去觀察
過了森林步道後視野漸開
開闊陽光充足處就可以看見高山芒的蹤跡
路邊開始有些漸枯萎樹種
不確定是不是山毛櫸,畢竟會變色的樹種也不少
可以看到下方的山稜已變橘黃
山毛櫸多生長於稜線上,所以可以看到稜線上的顏色已變色
走到接近2.5K處有告示牌
從這邊開始有五百公尺的陡降階梯,落差約一百公尺,如果要繼續走的話要評估自己的體力跟身體狀況
開始陡降的階梯
有些地方也有濕滑,配合階梯要更小心走
我在這裡也不小心滑了一兩次,還好沒倒下就是
沿途風景
芒草沿路陪伴著每位經過的遊客
繼續陡下的階梯
帶個登山杖應該比較輕鬆一點
走在這邊開始回到稍微平緩的坡度
後面就是稍微上下波,已經過了最為陡峭的步道
很喜歡快到山毛櫸前的這一段路
好天氣加上微涼的風,陽光下十幾度的氣溫走起來非常舒服
隨風飄搖的芒草點綴著大地讓步道多了點秋天感
回首剛走過的道路
路過的遊客也被這邊的景色所吸引,不吝嗇的消耗記憶卡記錄這一刻的美好
這邊再往前拐個彎就是這個步道的精華地段,肯定會消耗更多記憶卡
爬個緩坡後映入眼簾的景色
終於來到山毛櫸步道的精華地段,看到這般景色只覺得剛剛的汗水只是小事了(其實回程是陡上更硬)
不少人走到這邊都會哇了一聲,實在是太漂亮了
雖然這一天的黃葉率約五六成,但是也夠有看頭
聽旁邊每年都來的遊客說,這天雖然不是最黃的一次,但是是看到最漂亮的一次
沿途景色
除了葉子的色彩繽紛之外,樹枝的生長也各異其趣
後方的南澳北溪清晰可見
溪谷更加襯托地勢的雄偉,能在這稜線上發展成一片很不簡單
黃葉在藍天的襯托下更加艷麗
稜線上的步道
步道後段坡度較為平緩,在稜線上高底起伏
感謝老天爺的好天氣
一路走到步道終點
是一個視野還不錯被黃葉包圍的賞景平台
平台景色
約八點半來到此地已經擠滿了休息的遊客,我也在這邊吃點東西(垃圾記得隨身帶走)
因為新買的GARMIN手錶在高度紀錄上怪怪的花點時間重置了一下,待了約半小時才走人
人潮陸續湧上來
看到這個人潮就知道要趕緊回程了,不然越晚越塞車
回程某處的景色
某個小草叢進去後拍到的,回程有時可以注意到去程沒看到的風景
回程的時候可以感受到這步道吸引人的魅力程度,因為人真得太多了
在一些只能單人通過的狹窄處是需要兩邊互相排隊通過的,而且每個人的腳力不一就容易塞起來
難得走山路步道還可以走到塞車在這邊第一次遇到,頓時整個步道像菜市場一樣吵雜
還好我七點就出發了,至少去程時沒這麼的人聲鼎沸,比較好拍照和享受這步道的美
回程的上坡對於偶爾有在爬山的不算太困難,只是有些地方比較濕滑就稍微注意一下
最後走完步道約十點半,來回路程和中間拍照停留再加半小時的終點平台休息,約花了三小時半,官方建議的三小時算是蠻合理的時間
走完後的鞋子
這天沒下雨所以鞋子沒特別髒,只有在前緣和週圍比較多泥巴而已
網路上不少人都會一起拍照比誰的鞋子較髒,蠻有趣的
這一趟路上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人都穿雨鞋,看來大家都頗有準備
園方很貼心在入口處提供洗鞋區
還提供刷子可以刷洗一下鞋子,如果這邊人太多可以去不遠處的公廁一樣有提供刷子洗鞋
這次走這個步道也圓了這一兩年想要過來走一趟的願望,當初看到照片覺得很美
自己過來體驗之後真得不虛此行,尤其在兩個月前搶太平山莊住宿時候,是不會知道這天的天氣好壞
今年十月颱風頻繁生成從台灣下方通過,替台灣帶來豐富的東北季風水氣
讓宜蘭連下了快一個月的雨,剛好就在這週末兩天太平山短暫放晴,實屬難得幸運
然後真得要一早就過來,除了人潮較少外,比較不會受到車輛管制影響
外加午後容易開始起霧,不過山毛櫸步道起霧也是有不同的朦朧美
這步道也是知名的濕滑,我在這邊也滑了四五次,還好沒有整個人摔倒,鞋子的選擇很重要
原本計畫走完步道去翠峰山屋吃飯,不過離提供午餐時間還有一小時
休息一下後就繼續再去走旁邊的望洋山步道吧
本趟軌跡
GOOGLE地圖
其他參考:
台北宜蘭--101觀景台、太平山三日遊